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7月26日消息,針對網民關于“為泰山石敢當公園內的泰山石注明身份”的建議,山東泰安官方回復稱,奇石園里的大多數奇石是前些年政府禁止售賣泰山石時查處的,其中有些是外地奇石冒充泰山石,有些是泰山山脈的奇石,將盡力核實奇石的出處、來歷。
網民7月6日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泰安市委書記留言稱,最近從網上看到關于介紹泰山石敢當公園奇石園的視頻、文章,評論區出現“這里的石頭都假的,沒一塊本地石頭”“全是冒充泰山石,有真的嗎”“全是蒙陰的石頭”“花錢看破石頭”“立幾塊石頭就收錢”“有真的嗎,人造公園、人造石”等“測評”。我們寓賞于樂的奇石園,就是以這個城市人所熟知的奇石文化、泰山石文化為基礎而建的,網上這種還為數不少、沒有任何責任性的“測評”,影響面卻是廣泛的。就算只有少部分屬于本地或泰山山脈的石頭,也應該重點標出來,不能讓這些“一棒子打死式的公園測評”成為人們認知這座頗具特色和意義的公園的唯一真相,建議“正名”這個公園的奇石,哪怕九成都不是本地石。
泰安官方7月26日回復稱,網民反映的問題,泰安市旅游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進行了調查核實。關于網上對于奇石園的質疑評價,有關部門也注意到了。
石敢當文化園的建設是為更好的宣揚泰山文化服務的。奇石園里的大多數奇石是前些年政府禁止售賣泰山石時查處的,這些奇石里有些是外地奇石冒充泰山石,有些是泰山山脈的奇石,為治理奇石市場亂象和維護泰山整體形象,政府開展執法查處活動。查處后,結合石敢當文化園的建設需求,為了更合理化配置資源,將奇石擺放至文化園內供游客觀賞。
網民提到應當為奇石“正名”的問題,文化宣傳部門將盡力核實奇石的出處來歷,同時從泰山文化和泰山石敢當文化方面加大力度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和了解泰山及泰山文化。
據中國新聞網、中國山東網報道,今年6月18日,泰山石敢當文化園開園儀式正式舉行。文化園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石敢當民俗文化為核心,以泰山石為基礎,依托現代科技手段和沉浸式旅游開發理念,按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其中,石林八卦陣是利用泰山獨有的奇石資源打造的泰山自然風光與泰山文化高度融合的景觀項目,由54塊大小不同的天然巨型泰山石,運用易經文化元素巧妙組成。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2018年以前,隨著“穩如泰山”“石來運轉”等民間說法的盛行,人們對泰山的崇拜,逐步延伸到對泰山石的收藏和鑒賞領域。受“熱捧”的泰山石,一度成為“瘋狂的石頭”。2018年以來,泰安市按照“禁采、禁售、禁運、禁存”的“四禁”要求,對泰山石開采、運輸、交易、存放進行全鏈條管控、全方位治理。游客如果從泰山景區撿走一塊泰山石,最高也將面臨2萬元罰款。當時封存的11626塊大型石頭全部完成收回協議簽訂和建檔工作。在泰山西湖南岸的泰山石敢當文化旅游區,用于展示泰山石的項目建設正在加緊進行,由封存的巨型泰山石建造的石林“八卦陣”垂直聳立。
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介紹,“石敢當”習俗分布的地區十分廣泛,以山東泰山地區為中心,逐漸擴散到全國各地(包括臺灣省和少數民族地區)和東亞的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和世界各地的華僑居住區。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橋道要沖或砌于房屋墻壁,上刻(或書)“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之類字樣,以禁壓不祥。此俗在民間甚為流行。
本文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立刪,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czddsyyq.com/gedi/767070.html